

全國咨詢熱線:
[轉載] 漳州核電1號機組計劃于6月30日實現FCD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2-26 16:08
- 訪問量:
【概要描述】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建造階段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的要求,開展公眾參與工作并征求公眾意見,特發布本信息公告。????????
[轉載] 漳州核電1號機組計劃于6月30日實現FCD
【概要描述】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建造階段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的要求,開展公眾參與工作并征求公眾意見,特發布本信息公告。????????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2-26 16:08
- 訪問量:
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建造階段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的要求,開展公眾參與工作并征求公眾意見,特發布本信息公告。
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1、項目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
建設性質:新建
建設單位: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廠址位于云霄縣列嶼鎮刺仔尾,北距漳州市約82km(直線距離,下同),東北距廈門市約100km,西北距云霄縣城約21km,西南距東山縣城約15km、距列嶼鎮約2km。廠址位于東山灣內,南、東、北三面環海。
項目規模:福建漳州核電廠的規劃容量按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考慮,一次規劃,分期建設。本期工程為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采用“華龍一號”自主化三代核電技術。
2、項目建設必要性
?符合我國核電政策及能源規劃;
?滿足地區經濟持續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有助于減排SO2、NOX、CO2等大氣污染物。
3、工程概述
福建漳州核電廠1號機組計劃于2019年6月30日核島澆注第一罐混凝土,按單臺機組建設工期為60個月以及兩臺機組間隔10個月計算,1號機組將在2024年6月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將在2025年4月投入商業運行。
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工程技術方案主要技術特征如下:
?機組NSSS額定熱功率為3190MWt,名義電功率約1212MWe;
?采用先進燃料組件,換料周期為18個月;
?電站設計壽命60年;
?電站平均可利用率大于等于90%;
?極限安全地震動SL-2為0.3g;
?集體劑量設計目標值小于0.6人?Sv/堆?年;
?采用抗商用大飛機撞擊設計;
?采用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1、建設期間環境影響
工程建設期間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土石方工程、廠區負挖、道路建設、車輛運輸、海工工程以及其它活動造成的陸域和海洋生態的影響,包括水土流失、噪聲、地表水、大氣、生態影響,以及施工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等。施工期間,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廢物和污水經集中處理后達標排放;電廠建設后期將進行有規劃的綠化和景觀恢復,不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施工活動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是局部的、短暫的,該類影響的范圍和程度可通過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予以降低,并將隨著工程竣工而消失。
2、運行期間環境影響
(1)散熱系統和其它非放化學物質排放的影響
數模預測的結果表明,電廠運行造成的海水溫升滿足附近海域水質功能的管理要求。電廠運行造成的溫升區面積總體較小,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是有限的,同時也不會對廠址周圍養殖區造成不利影響。核電廠排放的化學物質數量有限,并經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排放,運行期間所排放的化學物質(如余氯、生活污水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2)正常運行的輻射影響
本工程二臺機組各類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滿足《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GB6249-2011)規定的總量控制要求,電廠產生的放射性液態流出物采用槽式排放方式并達標后排放,滿足GB6249-2011相關要求。
本工程建成后,運行狀態下二臺機組運行造成的公眾個人最大年受照劑量遠低于GB6249-2011規定劑量約束值;液態流出物排放對排放口附近海域海洋生物造成的輻射影響也遠低于相應的限值。氣載和液態流出物的排放對廠址周圍公眾和生物所造成的輻射影響是非常低的,是可以接受的。
電廠運行狀態下的輻射環境影響評價結果表明,本工程二臺機組的放射性廢物處理設施的設計性能是可靠的,處理效率是可行的,運行狀態下對公眾的輻射影響滿足GB6249-2011要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對海水水質、海洋生物以及公眾的輻射影響是可接受的。
3、環境風險
本工程的環境風險主要來自于建設及運行過程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等造成的非放射性風險,以及運行期間潛在的放射性事故造成的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分析表明,上述風險均在可控和可接受的范圍內。同時,本工程針對放射性和非放射性的風險均建立有完整的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能有效的預防和緩解事故帶來的環境影響。
各類設計基準事故的放射性后果分析表明,本工程二臺機組專設安全設施設計性能可靠,電廠周圍非居住區邊界和規劃限制區邊界的設置是合理可行的,設計基準事故導致的環境放射性后果滿足GB6249-2011的相應要求。
三、預防或者減輕潛在不良環境影響所采取的主要對策和措施
1、施工期間污染防治措施
針對施工期可能造成的不良環境影響,本工程將進行施工期環境監測、水土保持監測、采用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強化施工期工程管理,以及人工景觀的恢復,能有效減輕電廠施工對陸域生態和水生生態的影響。施工行為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是局部的、短暫的、有限的,且該影響是伴隨著工程竣工而消失。
2、運行期間的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將嚴格按“三同時”原則,配置完善、有效的專設安全設施、三廢處理系統、流出物監測和環境監測系統,以保證滿足核電廠投產后的環保要求。
安全設計:電廠在設計中采用了“縱深防御”的概念,通過五個層次和四道安全實體屏障,保證放射性的釋放量及對環境的影響最小。
放射性廢物處理系統:電廠設置有廢氣、廢液、固體廢物處理系統,其設計性能滿足電廠預期廢物處理的要求。電廠產生的液態和氣載放射性物質經收集、處理及衰變并監測合格后排放;固體廢物在廠內暫存一定時間后運往國家指定的放射性廢物處置場處置。
放射性流出物監測和環境監測系統:放射性物質排放過程中嚴格受到流出物監測系統和環境檢測系統、以及監督性監測系統的監測。
應急可行性及應急準備:廠址周圍公眾在應急可行性方面不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難。漳州核電廠將根據國家有關核應急法規的要求,建立應急響應組織機構,設置應急響應設施,并制定完善的應急計劃,在事故條件下可保證各區域人員得到合理的安排。
核電廠設置專門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和非放射性生產廢水,并合理使用化學試劑,做到達標后排放。電廠對高壓線路進行合理布置,進行有規劃的廠區布置和綠化,還將對排放口附近海域內進行監測。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環境影響評價結果表明,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設置的廠址非居住區是可行的,規劃限制區內不存在影響電廠安全和應急的不可克服的顛覆性因素。電廠廢物處理系統的設計性能是有效的,專設安全設施的設計性能是可靠的。本工程建成后,運行狀態下排放的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化學物質環境影響均可以接受,本工程設計基準事故對電廠附近公眾產生的放射性后果能夠滿足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評價結果表明,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而言,本工程的環境保護設施在設計上是可行的,本工程的建設和運行能夠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
轉自: 中國核能 (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立即與我們聯系?。?/span>
聯系我們
公司愿以精湛的軍工、核電技術向國內外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優良的服務。

聯系電話

郵箱

開發區制造基地:遼寧省大連市保稅區南港路5號
甘井子區制造基地: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海北路2號

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大連寶原核設備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大連 遼ICP備06005926號